自用發電裝置量,去年綠能首超越火力
- yuhan Wang
- 2022年5月26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
國內自用發電設備裝置容量持續增加,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統計,去年全台自用發電設備裝置容量中,再生能源739萬瓩,正式超越火力的720萬瓩;能源局官員分析,除了去年用電大戶條款上路激勵外,廠商自發自用可降低對單一電網依賴,同時有多餘電力時,還可參與需量措施,回售電力給台電。
用電大戶條款 激勵廠商增設綠能設備 常見的自用發電設備包括汽電共生、屋頂太陽光電等,據統計,自用設備發電量從2017年的388億度、去年成長到469億度,但可發現,近五年自用發電中的火力裝置量約715萬瓩到720萬瓩,無明顯增加,而再生能源裝置量從336萬瓩有翻倍以上成長,去年增加到739萬瓩,兩者出現黃金交叉,再生能源裝置量首度超越火力,且至今年第一季持續擴大差距。
能源局官員指出,用電大戶條款帶動廠商增設綠能設備,但近年台電系統顯示集中式電網風險,政府鼓勵業者多自發自用,分散電網壓力,且當有多餘的電力時,還能進一步參與台電的需量措施,回售台電能多一筆獲利。
用電大戶條款於2021年實施,規定契約容量5000瓩以上的大戶要履行大戶義務,而設置綠電發電設備即是四種方案之一;根據統計,全台石化、鋼鐵、面板、半導體廠商共有854戶為用電大戶。 中鋼設置量 總目標100MW以上
以鋼鐵龍頭中鋼為例,廠房屋頂建置容量約60MW,集團旗下13家公司廠房的光電建設到87.3MW,累計發電量已達3.5億度,中鋼規劃每年要多3到5MW,總目標設置量100MW以上,而中鋼光電的設置量已達到用電大戶規定的義務量。
追求綠電是全球趨勢,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(BNEF)數據顯示,去年企業買潔淨能源高達31.1GW,較前一年增加24%;買家多為全球科技巨擘,包括亞馬遜、微軟和Meta。 資料來源:2022/05/22 05:30 自由時報




留言